2024 北航计算机学院外推杂记


2024 北航计算机向外校推免保研经验帖

写下这篇文章的时间是 2024 年 9 月 30 日,大伙沉浸在国庆将至的喜悦中,自习室相比往常显得冷清,在这个时候对过去一年做出些许总结倒也多几分禅意(雾)。

我是没有写日记的习惯的,这可能与从小对学校布置的作业以外的任务持怠惰态度有关(正经人谁天天写日记啊);但总有一些曲折又引人入胜的经历,我不想我对它的独特感受被时间的沙砾打磨而逐渐失去闪光;当然,也是为了满足我庸俗的分享欲和发扬好为人师的缺点,一家之言,还请以审慎态度观之(看个乐呵得了)。

文章以时间铺叙,分为三个阶段陈述;原谅一个工科生的作文水平,这是我能想到最好懂的叙事顺序了。


个人资料

找寻与重塑(2023.09 - 2024.05)

如您所见,第一阶段持续的时间长达半年,符合直觉的是这个阶段对我保研的路径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2023.09-2023.10

大三秋季学期刚刚开始,当时由于在暑假参加了编译比赛并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尽管外卡奖项没有加分),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补足,正好迎来了凭奖项免修编译实验课程的好政策,故余下了些许空余时间。

刚进入大三的我,对保去哪和如何保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尚且模糊,只知道要有科研经历有竞赛还要考专业知识云云;当时由于大二冯如杯的失利和那一年的迷茫期,导致我还没有一段像样的科研经历,因此抱着图快的心态光速加入本校的一个课题组

课题组的老师人非常好,不压力学生,会给予正常的引导,在我们学业中的时候也不会要求推进项目,做的项目也有大公司背书,如果一直这样干下去,无疑是安逸且能拿到成果的,但这样就够吗,我问自己。

我不知道。

人在安逸的环境中是会迷茫且心虚的,这种不安感可能是我们这种小镇做题家普遍存在的心态。

2023.11-2024.01

众多周知,在高校圈中,top2 始终是大家趋之若鹜的学术殿堂,每年的大三学生围绕如何保研 top2 也是各显神通;偶然的一个晚上,看到 THU 网研院在群里的实习生招聘通知,其中发通知的学长我也较为熟识,我觉得这是个机会,但此时我在北航已有一个课题组了,再进一个组不知是否能忙过来。

生活是一场贪心算法吗,至少我目前的眼见没法支持动态规划;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大不了后续再退出,也看看 top2 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经过一下午对计网知识的预习和 10 分钟的简单面试,就这样,我的第二段科研经历开始了,当然,本校的课题组也同时推进。

陌生的项目,全新的知识,那段时间还被 PostgreSQL 源码解析Ruby 大作业安卓大作业轮番轰炸;幸亏编译实验免修了,否则我可能就要升天了。

THU 的科研压力果然名不虚传,经常半小时前还在学校上必修课,下课就得赶去 THU 开会了;带我们的导师是一个 2021 年入职的助理教授,自身非常优秀,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格,包括但不限于在实验室时长,阅读文献数量,学术品位等方面的要求,每天(甚至包括节假日中的一两天)项目组的师姐都会不辞辛苦地与我们同步项目进度;那段时间虽然忙得不得不使用 todo list,但确让我从以往对课业成绩和竞赛加分的焦虑中解放出来。

不知道从哪听来的理论:当存量竞争发展到一定地步,一定需要有人去开辟新的赛道,将其拉回增量竞争的良性循环;我想除了竞赛和课业外,有产出的科研也是一条不错的路,且是一条很少有人能在大三坚持到底的路。

网研院的项目稳步推进着,此课题的氛围是极好的,窃以为在组里学到的计网前沿知识比上课要多得多;但当时的我似乎忽略了,我真得对网络安全领域抱持着基本的热情吗,抑或是一时的新鲜感在支撑项目的推进。

2024.02-2024.05

本校和 THU 网研院的项目虽然推进平稳,但基本得到 2024 年暑期才能有初步成果,而那个时候各个大学的夏令营已经基本结束了;不得不承认,急功近利的心态驱使我找寻下一个机会。

一个经典的命题: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还是有准备的人具有发现机会的慧眼;从理性来看,我选后者,但从我自身的经历以及本文尽量谦谨的文风来看,我还是选前者吧哈哈。

一天,微信弹出 S 君的私信(从大一玩到现在的兄弟,祝他申请留学顺利),“THU 知识工程实验室大模型安全的项目来吗,缺人手”,在和 S 君简单交流实验室的情况后,果断报名,就冲着项目周期短,且领域符合现在大伙对大模型趋之若鹜的心态;带我的是一位从北航保到 THU 计科的老学长,学长非常和蔼,对项目节奏的把控也很精准,该项目似乎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就顺利投稿 KDD 了。

至此,三个实验室的科研任务并行,再加上大三下特有的池沼课程计网实验,以及不得不去靠 ppt 混分的冯如杯,使我深刻体会到操作系统进程调度的时间片轮转算法。

这里插入一个在各个实验室工作时有意思的发现,参加科研工作的几种范式:

  • 一对一:有一个师兄/师姐每周同步课题情况,本科生只需要处理好每周分配的任务即可;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大概率该项目已经有一个基础的蓝图,可以快速出成果,但缺点就是这种模式很难培养学术能力;
  • 一对多:处于一个项目小组中,每周召开组会,讨论任务进展和下周的计划;这种模式适用极其广泛,使学生有一定的学术参与度,但基本上也只能专注于自身负责的模块的工作;
  • 多对多:处于实验室大组中,导师将本科生当作研究生培养,每周的小组会和每月的大组会都允许参加,承担的项目也是具有开拓性的;这种模式使学生能接触到自身工作之外的领域,对整个研究方向有大致的了解,十分培养科研能力,但如果指望能快速出成果,那要付出的时间精力恐怕得数倍于前两个。

tea or coffee(2024.06 - 2024.08)

夏令营,启动!

2024.06

每年的五、六月份都是夏令营填报的高峰,那是我总共报名的五个夏令营,分别是 南大计科、清华网研院、北大计科、复旦计科、上交电院。

南大计科今年夏令营的时间似乎是 6 月 1 号到 6 月 2 号,属于是最早的一批,但 3 号我有编译原理的期末,且根本没时间复习夏令营要考的专业课,于是就放弃了。

清华网研院的时间似乎是 6 月 17 号,当时也拿到了课题组老师工程博士(专博)的名额;老师只有一个要求,机试(4 小时 3 道题)做出一道题即可,我也恰好满足了此要求(别骂了,第二题 bug 半天找不到在哪),后面的面试也是等于没有,就是老师和学生们在会议室聊聊天;网研院夏令营不发优营 offer,可以当作一次预推免的模拟考试。

北大计科的时间似乎是六月底的两天天,当时由于有了网研院老师的口头 offer,故以去燕园玩两天的心态参加了夏令营;夏令营第一天开营仪式前,教室恰好在轮播北大校歌和《青春大概》,时光仿佛又回到了四年前暑假参加的北大优秀中学生夏令营,只觉得恍惚;那天晚上机试(2 小时 8 道题),不知道是不是前一天熬夜赶计网实验中期检查的后果,卡在第二题四十多分钟(结果是没认真读题),最后仅仅达到三道题的预期线草草收场;想着面试要不别去了,感觉没有被录入的希望了,况且已经有网研院的 offer;那天晚上未名湖很静,还有些许飘雨,我对北大是有特殊的情感的,高中的竞赛和升学经历也夹杂了些许遗憾,不如明天再来玩一天,我这样想。

面试在理教举行,当时和一位北航网安学院的兄弟候考,聊着聊着也没有什么紧张的了;面试开始,先是自我介绍,我将中心放在介绍我的三段科研经历上;而后,例行提问,问了我两个密码学相关的知识(没学过根本不会),看我没有学过就转问一道算法题了,比较简单,学过算法课就可以搞定;其后的提问都围绕项目展开,还会给予项目衍生出一些发散性问题,如果对项目有充分的了解是可以自如应对的,面试节奏很轻松;最后,老师好奇为什么机试发挥得不太好,可以解释一下,我也如实回答了上面的原因,其实到这里心里想的基本稳啦,毕竟都给我找补的机会了。面试结束,骑车绕未名湖转了一圈,似乎没有晚上看上去那么大,从一个不知名的小门出校回北航了。

当天晚上就收到了优营资格确认的电话,再三确认我没有别的 offer 后(有也别说哦),确认了北大计算机学院的学硕 offer;放下手机,立刻退掉了去上海的车票,复交的夏令营都拒绝参加了。

2024.07-2024.08

暑期,北大计算机实验室和清华网研院的实验室工作同时开展,因为没有课业压力,每天过得很平静;这个时候困扰我最多的是到底接受哪个 offer,清华的网络安全可谓全国领先,但是专博的 offer 多少差点意思(评价来自本校计算机学院的一位大牛老师),虽然网研院组内对各个不同学位的实验室成员在学术培养上一视同仁,但不可否认的是,从选拔方式到就业空间,在社会角度上来看,学术型硕博就是比专业性硕博显得所谓“高贵”一些(无意引战,原谅我匮乏的词汇量)。

当不知道自己笃定的志向在何方时,最省事的做法就是每次选择能导向更多选择的选项,毕竟主动权和发展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上。

白葡萄汽酒售罄了(2024.09)

2024.09.10

北大发来了夏令营邀约邮件,在系统上点击确认即可,这时基本就是铁 offer 了,可以方向地拒绝其他学校。

2024.09.11

中午给网研院的老师打了通电话,和老师说明情况后,决心离开,老师也没有阻拦;那天回望已经分配好的工位,走出清华 FIT 楼,说实话内心有些歉疚和不舍;这一年无数次在清华吃完晚饭,骑车穿过二校门,经过清华学堂的门口,肃穆而又略带轻松的氛围,倒也符合这所学校的气质。

2024.09.18

学院公布推免名额,卓工计划的挤占使名额略有缩减。

2024.09.23

学院公布推免名单,我由于投入几乎所有的课外时间到科研上,没有参加太多的竞赛,故加分没有那么高,最终排位专业 19,不过这个名次仅使用这一次,不适用后续的评奖等任何活动(导员原话)。

2024.09.28

填报预推免系统,记得选张好看的证件照(近三个月)。

2024.09.29

接受北大的复试和拟录取通知,保研之路行至终点。


后记

29 号中午和两个也顺利上岸的室友外出小聚,原本用来冒充香槟的白葡萄汽酒售罄了,故只能用红葡萄汽酒代之。

Is this the real life? Is this just fantasy?

Caught in a landslide, no escape from reality

Open your eyes, look up to the skies and see

I’m just a poor boy, I need no sympathy

Because I’m easy come, easy go, little high, little low

Any way the wind blows doesn’t really matter to me, to me


文章作者: Argithun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均采用 CC BY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Argithun !